2020年11月30日,應太阳成集团tyc234cc邀請,廣東财經大學智能社會與人的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袁繼紅、華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所博士生導師陳曉平教授等專家莅臨我校開展題為“青年教師成長的主要經驗與路徑 ”和“國家社科基金申報的技巧與方法、主要問題與應對”等學術交流講座,向我校師生介紹自己的治學經驗與科研心得,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肖鳳良副教授主持。
袁繼紅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經驗和學術評審經驗,理論聯系實際,向參會師生詳細介紹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會議評審規則、學科分組情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注意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選題及寫作技巧。袁教授通過列舉以往評審的優秀項目和問題項目,深入分析在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并在論文寫作思維和組織架構上給出了一定的指導建議。
陳教授從 “第一例基因改造人類嬰兒的誕生”的引發争議出發,探讨現行的基因倫理學和生命倫理學有許多合理之處,如對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的嚴格限制和對增強性基因編輯技術的禁止。但是,對于生殖系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現行的基因倫理學雖有警告,卻不加禁止,甚至在大方向上給予鼓勵,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不足或缺陷。為此有必要引入“生殖系基因編輯禁止原則”,這些基因倫理原則是每一個從事科研工作的學者應該遵守的。
季士強教授從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程整合的必要性、如何将各學科進行有機整合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講解。他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改變。學生們不僅要掌握書本上的基本知識,而且還要具備将所學知識有機結合的能力。這要求教師們從品德、學識、能力等方面來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注重對學習技能和方法的傳授。将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最後是互動環節,來自太阳成集团tyc234cc、文傳學院等學院師生們向專家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也得到了專家們誠懇的回應。講座在融洽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撰稿:肖鳳良
初審:毛安翼
複審:郭奕鵬
終審:唐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