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教研室組織軍事理論、國家安全教育兩門課程集體備課,總結上學期工作,部署新學期任務,确定兩門課程教學邊界,研讨交流教學方法。備課會在馬院315會議室舉行,馬院副院長銀鋒、形勢與政策教研室主任肖鳳良、副主任陳龍,兩門課程教師出席會議,與會人員嚴格落實學校防疫規定。
首先,陳龍總結了軍事理論課教學工作。上學期在學院黨委領導下,軍事理論教學工作有序推進,順利完成2021級2673名學生教學任務,小班面授學時從2020級10學時提升到24學時,在“開起來、能達标、走前列”三步走目标指引下,再次邁出一大步。周海鵬老師克服重重困難、加班加點備課,較好完成從行政崗向教師崗的轉變。李餘龍老師從部隊轉業第一年,在面臨軍地轉換的生活壓力、行政向教師轉換的工作壓力下,服從學校大局,堅決執行學校工作安排,較好完成學期教學任務,體現出軍人的擔當和魄力。
陳龍總結道,過去一學期,在教學上有三點認識:一要正确把握大綱、教材與教案的關系。教案要有獨創性,可以超越教材,但不能偏離大綱;二要正确把握教書與育人的關系。傳授知識是教學的載體和途徑,立德樹人才是老師的終極目标,教學要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三要正确把握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學的基礎是信任,隻有走近學生身邊,才能走進學生心靈。老師是在學生頭腦裡“搞建設”,隻有建立信任,學生才會給老師“施工許可證”。
陳龍還彙報了新學期教學計劃和備課情況。
谷正老師認為,對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要從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的維度理解,從國之大者的角度切入,從解析蝴蝶效應的視角對小案例進行分析;具體教學中要加強案例教學,提升教學趣味性;針對具體案例進行具體分析,加強啟發式教學。
嶽鳳老師認為,國家安全概論旨在培養大學生居安思危的理念,培養學生認清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國内形勢背景下,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覺意識,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政治認同,培養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讓學生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念。
張潔老師認為,國防教育課程要緊緊抓住課程的政治性與實踐性的基本特點,既要有政治的高度和深度,也要有實踐的靈活性和生動性,這樣才能提高課程的有效性和親和力。
徐多文老師認為,對國家政治安全的認識要有内外之分、形式之别。要本質地、多維度地理解我們國家在維護政治安全上的表現,特别是要引導學生準确認識國外意識形态滲透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政治站位和憂患意識。
在聽取軍事理論教學工作總結和教師發言後,銀鋒對老師們的實際工作、大局意識和敬業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四名老師新到學校,服從學院工作大局,跨領域、跨學科接受新任務,短時間内高标準完成了新課程相關教學準備,為圓滿完成新學期教學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他指出,軍事理論和國家安全教育兩門課程部分内容相近,又是新開課程,大部分老師是第一次涉足相關領域,為避免内容重複,合理确定課程邊界、準确把握大綱至關重要。他希望,軍事理論課老師再接再厲,在課程建設、資源建設、隊伍建設上再上新台階。
接下來,肖鳳良介紹了學校教學相關規定,分享了教學經驗:嚴格遵守政治紀律才能走得穩;嚴格遵循教學大綱才能走得正;按規定完成指定動作,同時輔以充分個性化演繹的自選動作才能走得好;多看書、多學習,提升個人理論素養,有理論支撐的教學才能走得遠。
最後,銀鋒對新學期教學安排進一步作了明确,對受疫情影響采取網上教學的相關準備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強調,馬院老師要“在馬言馬”、守住陣地,思政課老師更要心中有大局、有政治、有紀律,更應清醒地認識到肩上的責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不觸紅線、守住底線,以新學期為新點,在新領域幹出新成績。

撰寫:陳龍
初審:毛安翼
複審:郭奕鵬
終審: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