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與任課教師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課程類别:必修課 |
總學時/周學時/學分:44/3/2 | 其中實驗(實訓、讨論等)學時:2 |
授課時間:周一、周二、周三、周五5-7節(第8-15周) | 授課地點:6F-401/402/403 |
課程所屬院(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
任課教師姓名:漆志平 | 職稱:副教授 |
聯系電話: 722582 | Email:987126993 @qq.com |
答疑時間、地點與方式:一、課前、課間和課後在教室随堂答疑;二、集中時間個别答疑:第8、14周四下午2:30-5:00,思政部A204室。 |
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屬于通識教育課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有機整體。具有抽象性、思想性和現實性的特點。其目标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學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課程目标
1、知識與技能目标:
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學說産生的社會曆史背景;認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價值;理解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辯證唯物主義曆史觀;正确認識資本主義産生、發展的内在機理;明了社會主義、共産主義必将實現的客觀規律;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自覺性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标:
本課程緻力于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識。主要包括:(1)培育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2)激發懷疑一切的批判意識;(3)養成理性反思的思維習慣;(4)形成嚴謹求證的邏輯素養。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發展目标:
在知、情、意、行諸方面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特别是培育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弱勢社群關切情懷,使學生形成理性審視資本、市場和社會的态度,形成追求公平正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必勝的理想信念,自覺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
四、與前後課程的聯系
先修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使學生掌握了中國近現代曆史的發展脈絡和曆史選擇,從而為學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夯實了思想基礎;先修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使學生全面掌握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成果,在國情、世情、社情等方面形成了理論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上述課程為本課程作了必要的知識鋪墊。本課程是大學思政課的最後一門,力圖在抽象和概括層面上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提升和梳理。無後續課程。
五、教材選用與參考書
1、選用教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推薦參考書: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師參考書》(修訂版),逄錦聚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疑難問題解析》(修訂版),顧海良、張雷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案例解析》(修訂版),洪曉楠、楊慧民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六、課程進度表
周 次 | 教學主題 | 要點與重點 | 要求 | 學時 |
1 |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及為什麼會誕生馬克思主義 |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偉大人格、馬克思主義的産生背景 | 了解什麼樣的理論和實踐才是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的人格魅力及其啟迪;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和必然性。 | 3 |
2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及在當代中國的價值展現 | 理解為什麼當今時代還要學習馬克思主義。 | 3 |
3 | 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和怎樣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 | 理解為什麼世界統一于物質;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和意識觀。理解為什麼社會生活在本質生活是實踐;掌握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 3 |
4 | 唯物辯證法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及其方法論意義 |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和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 理解世界的普遍聯系性和永恒發展性;掌握聯系地看問題和發展地看問題的思維方法。理解三大規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和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及其現實意義。 | 3 |
5 |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 認識的本質、實踐和認識的關系、認識的真理性标準、認識與實踐的統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 了解認識的本質、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理解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掌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理解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掌握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 | 3 |
6 |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的當代展現:從東莞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戰略調整看 | 社會曆史的基本結構、社會形态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 | 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理解社會形态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掌握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及其當代價值; | 3 |
7 | 辯證唯物主義的曆史觀 | 社會曆史發展的動力要素分析、人民群衆在曆史發展中的在作用 | 正确理解階級鬥争、革命、改革、科技、人民群衆、英雄等要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 3 |
8 | 勞動價值論與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 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及其當代意義;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矛盾與經濟危機的關聯。 | 理解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掌握商品屬性的内在矛盾與經濟危機之間的關聯性。 | 3 |
9 | 失業問題探究:從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機理看 | 勞動力成為商品和貨币轉化為資本、剩餘價值的生産與轉化、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 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理解勞動力商品化的内在困境與失業之間的關聯;掌握在剩餘價值的生産中失業大軍如何生成。 | 3 |
10 | 誰之自由人權?何種民主平等?——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省思 | 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平等、人權評介與反思 | 理解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的内涵;掌握它們的實質與局限性。 | 3 |
11 | 經濟危機的當代展現與傳統省思 | 分别從西方經濟學、中國文化傳統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角度審視經濟危機 | 了解經濟危機的當代展現;理解其與道德缺失之間的關聯;掌握經濟危機發生的深層根源。 | 3 |
12 | 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和發展趨勢 | 資本主義從自由競争到壟斷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問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 了解資本主義從自由競争到壟斷的曆程概況;掌握經濟全球化的概況、實質和影響。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掌握資本主義必然被理想社會所代替的内在根源。 | 3 |
13 | 社會主義與無産階級政黨概述 | 社會主義的理論、實踐與完善;無産階級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與作用 | 了解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再到完善的簡要曆程;掌握無産階級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與作用 | 3 |
14 | 通向共産主義的邏輯線索與圖景 | 共産主義如何可能?馬克思主義者對共産主義的宏觀勾勒。 | 了解馬克思主義者勾勒的共産主義宏觀願景;理解通向共産主義社會的曆史發展理路。 | 3 |
15 | 課堂讨論 |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方法論意義何在? | 對學習本課程的價值和作用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體悟。 | 2 |
七、教學方法
教學理念:知識探讨與問題關注相統一、原理學習與觀念反思相統一;
教學方法:專題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課堂讨論法、原著導讀法、研究性教學法。
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1、學習本課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資源的利用。
(1)認真聽講,緊跟思路,重點記錄;(2)利用思政部網站之“思學之窗”欄目收集的電子數目,适量研讀馬恩經典著作和其它哲學類、經濟類、科社類普及讀物;(3)關注時政、關切社會、慎思人生。
2、學生必讀與選讀的課外教學材料。
(1) 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2)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列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6)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1;
(7) 杜蘭特:《哲學的故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8)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東方出版社2005;
(9) 弗裡德曼:《弗裡德曼的生活經濟學》,中信出版社2003。
3、學生完成本課程每周須耗費的時間。
課内2時小時學習;課外3小時閱讀。
4、學生的上課、實驗、讨論、答疑、提交作業(論文)單元測試、期末考試的等方面的要求。
要求同學們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生病或有緊要事情須提前請假;認真聽講、勤于思考、積極讨論;主動提問、靈活答疑;按時提交作業(或課程小論文);獨立思考和撰寫期末考試的課程論文,杜絕抄襲。
5、學生參與教學評價要求。
請同學們在課程結束前1-2周内,按學校統一安排參加網上評教,對本課程和任課教師的授課内容、方式方法、教學效果等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九、成績評定方法及标準
考核内容 | 評價标準 | 權重 |
到堂情況 | 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 | 20% |
課堂讨論 | 認真聽講,積極讨論,言之有理,持之有據 | 10% |
完成作業 | 達到規定字數,獨立完成,有自己的見解 | 20% |
實驗(實訓) | 0 | 0 |
單元測試 | 0 | 0 |
期末考核 | 獨立完成、格式規範、行文流暢、主題突出、有見解 | 50% |
考試方式 | 課程論文 |
十、院(系)教學委員會審查意見
太阳(系)教學委員會已對本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了審查,同意執行。 院(系)教學委員會主任簽名:呂有雲 日期:2014年9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