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務教學 > 教學大綱 > 正文

14-15第1學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周如川)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4-10-28 00:00:00 浏覽次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與任課教師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課程類别:必修課 ■選修課□

總學時/周學時/學分:52/4/3

其中實驗(實訓、讨論等)學時:6

授課時間: 2014-2015第一學期

4-16周  周二1-4節 周五1-4節

授課地點:莞城校區6#2

任課教師姓名: 周如川

職稱: 無

所屬院(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

聯系電話:13560800352/614058

Email:1621356644@qq.com

答疑時間、地點與方式:1.每次上課的課前、課間和課後,采用一對一的問答方式;2.通過電子郵件與電話等聯系方式答疑。

二、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從當代大學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出發,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廉潔修身教育為主線,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優良的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以及相應的法律素養,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美醜和加強自我修養的能力,以适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三、課程目标

結合本課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點,提出如下目标:

1.知識與技能目标:

引導大學生盡快适應新生活,完成人生階段的轉變;認識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把握愛國主義的科學内涵、優良傳統和時代價值;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和認同,并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并驗證所學思想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的正确性;接觸和體驗紛繁複雜的道德現象和法律現象,發現和挖掘生活中值得提倡的道德法律觀念、行為和品質;形成正确的道德法律思維方式;提高對廉潔、修身重要性的認識,堅決抵禦腐敗現象的發生。

2、過程與方法目标:

本課程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探究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問題,堅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惡,自覺砥砺品行,不斷完善自我;樹立對待人生曆程中各種矛盾的正确态度和把握科學的處理辦法;逐步形成廉潔自律、愛崗敬業的職業觀念,奠定終身廉潔做人的良好品德基礎,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修養。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發展目标:

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能體現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較高修養,形成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态的價值觀;具有認真、嚴謹、求實、敬業的工作和學習态度;傳播廉潔文化,完善人格,立志做個有修養之人。

四、與前後課程的聯系

大一開設,作為先修課程,它注重基礎性、适應性,在全面提高個人整體素質基礎上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其他後續公共政治課程做好鋪墊。

五、教材選用與參考書

1、選用教材: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育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訂版)

《廉潔修身》(大學版),廣東高校《廉潔修身》教材編寫組   廣東人民出版社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9

2、推薦參考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生輔學讀本(最新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解析(最新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疑難問題解析(最新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參考書(最新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

六、課程進度表

表1    理論教學進程表

周次

教學主題

要點與重點

要求

學時

1

大學生活和人生發展

大學生活的新特點,新的學習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把握大學生活特點,培養優良學風,盡快完成人生階段的轉變

4

2

遠大理想與

崇高信念

介紹理想信念與大學生成長成才,大學生的曆史使命

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4

3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新時期的愛國主義,弘揚民族和時代精神

學習優良傳統,理解時代價值,做忠誠的愛國者

4

4

領悟人生真谛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把握人生觀的内涵,認識人生價值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4

5

道德理論與道德實踐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踐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把握道德及其曆史發展,把握道德建設的核心與原則,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4

6

廉潔修身:普遍話題與永恒追求

腐敗是沉重話題,廉潔是永恒的價值追求,修身是反腐倡廉的主體訴求

提高對廉潔、修身重要性的認識,堅決抵禦腐敗現象的發生

2

6

當代大學生廉潔修身的使命與特點

廉潔修身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望

反腐倡廉從學生時代做起

2

7

廉潔修身的傳承與借鑒,客觀要求與時代特征

廉潔修身的曆史發展和曆史傳統,廉潔修身的自主性與自律性<, o:p>

傳承廉潔修身的優良曆史傳統

2

7

廉潔修身的向度和維度,取向與方式

廉潔修身的向度和維度,廉潔修身的價值認識,發展取向,正确方式

端正廉潔修身的價值認識,探索廉潔修身的正确方式

2

8

領會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體系

法律概念,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憲法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把握社會主義法律精神,學習憲法,把握公民基本權利義務,掌握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4

9

同上

同上

同上

2

9

樹立法治理念

維護法律權威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

樹立法的理念,養成法的習慣,保障法律至上權威

2

10

同上

同上

同上

4

11

遵守行為規範

錘煉高尚品德

公共生活、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注重職業道德培育職業精神

4

12

同上

同上

同上

2

12

遵守行為規範

錘煉高尚品德

婚姻家庭生活、個人品德養成中的道德與法律

樹立正确的戀愛婚姻觀,

注重個人品德及其道德法律修養

2

13

同上

同上

同上

4

七、教學方法

本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心理素質和法制觀念的主陣地。在教學理念上體現出現代教育中的“雙主體”追求,即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同時利用革命傳統教育資源建立本課程教學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到這些德育基地接受現場教育和實踐鍛煉。

本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有:講授法,制做多媒體課件,圖文聲并茂的開展教學,講觀點答疑惑;案例法,舉出大量現實生活中鮮活的例子說明問題;讨論法,進行課堂讨論并做出評價;活動法,推薦書目,查閱網絡或進行辯論賽、知識賽等;反饋法,課堂上提問,課後布置作業,期末進行卷面考試以觀學習效果。

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1、學習本課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資源的利用。

為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本課程的方法和策略有:聽課法(聽要求、聽觀點、聽視角);筆記法(記思路、記要點、記引址);讀書法(讀教材、讀材料、讀網文);觀思法(觀影視、談體會、寫心得);貫通法(比較法、分析法、推演法)。除此之外,還要在課餘時間去圖書館閱讀大量報刊雜志,諸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國青年》、《大學生》,《讀書》等;浏覽網絡上的資源和關注社會上的資源。

2、學生必須閱讀的論著,建議學生閱讀的論著。

1)《中國傳統道德》,羅國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做曆史的同時代人——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走近馬克思》, 陳學明 等著,東方出版社,2002年版

4)《走向成功的自我——對成功人生的哲學透視》,王學川等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做最好的自己》,李開複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熱點問題研究》,梁金霞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7)《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探索》,佘雙好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8)《“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研究述評》,吳潛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9)《開放德育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繼承借鑒與批判創新研究》,劉卓紅、鐘明華等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大學應該這樣讀——優秀大學生成長指南》,(美)埃利斯 著,劉靜焱于吉美陳園鋒  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成才必讀》, 李海峰主編,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2)《大學路線圖:讀大學怎麼讀》,林少波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3)《讀大學 究竟讀什麼():一位80後董事長給大學生的26條忠告》, 覃彪喜著,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12年版

3、學生完成本課程每周須耗費的時間。

為達到課程目标,學生在課内課外所花費的最少時間必須保證每周6小時。

4、學生的上課、實驗、讨論、答疑、提交作業(論文)單元測試、期末考試的等方面的要求。

學生不得無故缺席,課前預習,堅持上課,課堂上須多思考,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教學互動,主動與老師探讨問題;課後認真完成主講教師規定的閱讀與作業任務。有什麼疑惑可以直接聯系主講教師。期末考試采取開卷方式,試題類型靈活多樣,以測驗學生對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把握。

5、學生參與教學評價要求。

要求在本課程結束前1-2周内,學生按照學校統一安排,通過網上評教系統,回答調查問卷,實事求是地對本課程及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是學生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對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九、成績評定方法及标準

考核内容

評價标準及要求

權重

到堂情況

不得無故遲到、早退、缺席,專心聽課。

10%

課堂讨論

課前預習,認真準備,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10%

階段綜合性作業(共三次,課外完成)

要求認真、獨立、按要求完成作業,準時上交,不抄襲作業。

每次10%,共30%

期末考核(開卷)

1. 評價标準:試卷參考答案。

2. 要求:認真總結、複習,遵守考場紀律,獨立、按時完成考試

50%

期末考試方式

開卷■       閉卷□      課程論文□       實操□

 

十、院(系)教學委員會審查意見

   

太阳(系)教學委員會已對本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了審查,同意執行。

院(系)教學委員會主任簽名:  呂有雲

日期: 2014年 9月5日

 

 


Copyright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松湖校區:東莞市松山湖區大學路1号   傳真号碼:0769-22862902 技術支持:博達軟件   粵ICP備05008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