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下午,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主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汪信硯教授應邀來太阳,在315會議室為太阳青年教師帶來了主題為“學術論文選題與寫作技巧”的輔導報告。此次講座由郭奕鵬副院長主持,馬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健及全體青年教師參加。
講座伊始,針對當前青年教師學術論文發表難及項目申報書中标難的現象,汪信硯教授以學報主編及國社科評審專家視角進行了專業的解讀。他介紹了當前學術期刊的競争勢态、期刊及課題初審的淘汰率情況。他建議:相較于盲目追求熱點,青年教師更要重視結合自身的專業研究基礎,找到并深耕于一個穩定的研究領域,以促進問題意識的自我增殖;面對自由投稿中稿難的問題,投稿人應持續關注刊物的重點選題策劃與專欄,在個人科研興趣和刊物側重方向之間尋找共同點和交叉點,做到有的放矢。

針對“如何書寫學術論文或課題申報書”的問題,汪信硯教授從文獻閱讀、選題原則、框架構思、行文論證、寫作規範等五個方面傳授了經驗。其一,在文獻閱讀過程中,青年教師應該勇于全方位地質疑和學習相關文獻的标題設計、謀篇布局、論證方法、語言表達。其二,在選題環節,青年教師要緊緊把握住問題意識迸發時的感性火花并使其明确,從問題和特定思路來概括标題。其三,在構思文章的總體框架時要遵循基本的邏輯原則,文章主題與各級标題的設定要符合嚴密的邏輯涵蓋關系。其四,在行文論證過程中要注意文章的不同環節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和論證規範。其五,以文中序号和标點符号的正确使用示範為例,要注重細節之處的寫作規範。除此之外,汪教授還重點介紹了學術史梳理中常見的錯誤和問題,并教授了學術史梳理的寫作技巧。

郭奕鵬副院長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對汪教授表達了感謝,并強調太阳青年教師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要找到穩定的研究領域、夯實寫作基礎。最後,與會青年教師就學術論文寫作和課題申報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同汪教授進行了熱烈互動。活動取得完滿成功。
撰稿:楊曉然
初審:毛安翼
複審:謝霄男
終審: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