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與唯物主義辯證邏輯”系列講座開幕式暨第一講在北京大學理科五号樓340室與線上騰訊會議同時舉行。本系列講座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以下簡稱“馬研會”)、北京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聯合主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辦。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宋朝龍主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理事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大學工會主席安钰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郝清傑,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書記、院長劉健出席開幕式并緻辭。

安钰峰向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首先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與唯物主義辯證邏輯系列講座的基本情況。他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集中體現。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本質功能是以辯證邏輯科學闡明世界之普遍聯系、矛盾運動、發展過程及一般規律,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他期待此次論壇中專家學者們的深入研讨、交流和分享能夠為與會嘉賓們帶來前沿學術思想的碰撞,拓寬學術視野,豐富研究思路,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唯物主義辯證邏輯的深入研究貢獻力量。

郝清傑在緻辭中強調了閱讀經典、讀懂經典對于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他強調,閱讀經典就是與高尚的自我對話。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的領航者,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悟原理作為學術與精神的雙重追求,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與一個更加智慧、更加高尚的自我對話,并在學習研究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轉化為指導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的強大動力。

劉健介紹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發展現狀。他指出,太阳成集团tyc234cc馬院建院以來,一直秉持着求實、務實、創新、卓越的辦學理念,緻力于培養具有深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深耕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是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其他理論的基礎,他期待本次系列講座能夠對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推進實踐工作有所助益。

“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與唯物主義辯證邏輯”系列講座第一講以“馬克思《博士論文》和辯證唯物主義”為題,講座由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哲學教授張廣照做主題發言,北京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助理教授汪越、太阳成集团tyc234cc講師徐多文、北京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宋朝龍與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郭奕鵬主持講座。

在講座中,張廣照主要談到博士論文的意義、馬克思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的關系及其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研究。他指出,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是他最早的哲學著作,和馬克思一生的學術思想都有着必然的聯系,值得人們高度重視和認真研究。研究馬克思的經典著作、包括《博士論文》必須精讀文本,基于馬克思自己的學術立場和觀點,做出符合時代和事實的分析。傳統研究認為,馬克思本人在這一時期持有唯心主義的世界觀,針對這一觀點,他結合《博士論文》的不同譯本談了自己的理解。他提出,馬克思的思想在這一時期經曆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革命性轉折,這也成為他創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依托。除此之外,他對“到底什麼是解釋世界、什麼是改造世界”等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對于如何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術研究,他強調,必須以好奇心和問題意識為起點,保持嚴謹認真的治學态度,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本進行深入考察。

随後,汪越、徐多文、宋朝龍分别參與對談。汪越談到,解讀博士論文的基本出發點是馬克思自己的思想發展史。在解讀方法上,要避免“語錄式”等孤立、抽象的解讀方式,結合整個文本進行整體性的解讀,着重把握馬克思思想的延續性,關注其中超越時代的内容。徐多文談到,對馬克思的思想,或者說唯物主義的開端這個經典問題,學術界争論頗多,主講人對該問題的研究十分獨到,把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的形成直接關聯到伊壁鸠魯的唯物論思想,頗具啟發性。宋朝龍談到,馬克思有自己的思想特質,并在此基礎上批判吸收其他學者的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真正内涵,是使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邏輯從唯心主義本體論中脫離且與原子論結合,在這一基礎上發揮辯證邏輯,以重新回答近代哲學提出的問題。



在講座最後,主講人和與談人還就聽衆提出的馬克思對自我意識的認識等問題展開進一步交流。
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與唯物主義辯證邏輯”系列講座第一講,本次活動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進行考察,又有着深入的理論研讨。各位老師的觀點交流給與會師生留下深刻印象,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與研究興趣,現場讨論氛圍熱烈。
撰稿人:白宇喬
初審:毛安翼
複審:謝霄男
終審: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