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輪播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輪播 > 正文

    “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與文化守正創新” 學術研讨會在東莞召開

    發布人:張宇帥 發布時間:2025-01-02 10:07:49 浏覽次數:

    2024年12月27—28日,由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辦,廣東省馬克思主義學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組協辦的“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與文化守正創新”學術研讨會在東莞松山湖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以及廣東10餘所高校和學術研究雜志社的70餘名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展開了深入交流和對話。

    會議開幕式現場

    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副書記李忠紅教授,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華南師範大學劉卓紅教授,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學術研究雜志社“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重點專欄責任編輯羅蘋出席開幕式并緻辭。會議開幕式由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關鋒教授主持。

    太阳成集团tyc234cc黨委副書記李忠紅教授緻辭

    李忠紅副書記緻歡迎辭并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方向性、根本性問題。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又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堅持守正創新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宣傳的任務要求,提出了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殷切希望,為新時代工程的實施提供了重要遵循。本次研讨會對于我們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通過本次研讨交流,共同推動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新局面。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華南師範大學劉卓紅教授緻辭

    劉卓紅會長代表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對本次研讨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她指出,本次研讨會是在認真學習和深入探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召開的。黨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的理論創新成果,不斷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要研究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必須首先回到馬克思哲學,對馬克思哲學進行深入的探讨。隻有回到馬克思,對馬克思哲學有一個清晰的理解,才能得出對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才能真正把握住馬克思主義守正創新的理論特質。對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要把握當代性、實踐性、時代性三個向度,此三向度構成了馬克思哲學作為當代哲學的基本内涵,也是馬克思哲學具有不竭生命力和活力之所在。希望通過本次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馬克思哲學當代研究的新成果。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學術研究雜志社“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重點專欄責任編輯羅蘋緻辭

    羅蘋編輯介紹了“馬克思哲學的當代理解”是《學術研究》的品牌專欄,迄今已經經營了20年,2023年12月入選中宣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重點專欄建設名單。選題策劃關注馬克思哲學凸顯的兩種研究路徑:一是關注馬克思哲學文本研究;二是關注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價值研究,在實踐中去創造性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她希望通過本次研讨會,由品牌帶動發展,凝聚國内研究馬克思哲學的學術精英,為重點專欄的穩步發展培養堅實的作者隊伍。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授關鋒主持會議開幕式

    大會主旨演講分為兩場。第一場主旨演講環節,由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龍柏林教授主持。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仰海峰作主旨報告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仰海峰從一種知識地圖學展開思考,指出描繪從馬克思到當代思想發展的曆史、邏輯與問題意識有助于展示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發展的可能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沈湘平作主旨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沈湘平認為文化創新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核心要求和關鍵動力,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李佃來作主旨報告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李佃來闡釋了馬克思對現代性的三重批判,以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啟發意義。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領軍人才王虎學作主旨報告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領軍人才王虎學調要從總體上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形态、理論形态與文化形态。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龍柏林教授主持第一場主旨演講

    第二場主旨演講環節,由羅蘋編輯主持。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劉懷玉作主旨報告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劉懷玉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底蘊從本質上講固然是一個曆史觀問題,但歸根到底也是一個辯證的再現社會現實的,即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認識的問題,需要思考如何在揚棄抽象的一般性曆史邏輯規定的過程形成反思性、合目的性意義上的具體普遍性的曆史空間辯證法視野。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高級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文喜作主旨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高級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文喜闡釋了馬克思主義與民族主義是不相容的,馬克思主義反對一切民族壓迫。

    山東大學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森林作主旨報告

    山東大學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森林以謝林—費爾巴哈—馬克思關系的當代理解為例,分析了馬克思理解的當代性與思想史的内在互動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郗戈作主旨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郗戈分析《資本論》對世界文學經典做了創造性轉化,在《資本論》中現實的總體性與差異性、理論的總體性與多環節以及文本的超文體與多文類三者之間必然形成一種藝術的、整體的再現關系。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學術研究雜志社編輯羅蘋主持第二場主旨演講

    主題發言分為四場。第一場主題發言,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郭奕鵬特聘教授主持。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關鋒教授分析了“中國理論”與文化主體性問題,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田啟波教授探讨了更好把握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問題,暨南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魏傳光教授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文明的創新發展,華南理工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解麗霞教授解析了數字資本主義景觀秩序的構建邏輯及其認知控制,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塗良川教授闡釋了人工智能哲學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與發展,中山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林钊教授分析了曆史唯物主義視野中的文化主體性。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特聘教授郭奕鵬主持第一場主題發言

    第二場主題發言,由教授魏傳光教授主持。郭奕鵬特聘教授從亞裡士多德的實踐智慧看馬克思的法權觀念來探讨自由人聯合體何以可能的問題,廣州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劉莉教授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中國精神”的生長與構築問題,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張永剛教授解析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内在一緻性,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阮玉春副教授論析了馬克思和科耶夫政治哲學差異的兩重維度。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暨南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授魏傳光主持第二場主題發言

    第三場主題發言,由塗良川教授主持。龍柏林教授分析了面向經驗世界的文化創新類型,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周峰教授探讨了堅持“兩個結合”建設新的文化生命體,中山大學哲學系戶曉坤教授解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守正創新,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闫坤如教授探讨了西方數字資本主義的增殖邏輯及其批判,廣東财經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陶日貴教授闡釋了現代文化的認同邏輯,華南理工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張冬利分析了傳統文化“傳”與“承”的學理诠釋與實踐創新。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華南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副院長、教授塗良川主持第三場主題發言

    第四場主題發言,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劉秦民教授主持。暨南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授史軍分析了新質生産力與生态辯證法問題,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呂豔紅教授解析了從曆次三中全會來看改革開放的理論邏輯,中山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石德金教授探讨了馬克思恩格斯國家相對自主性理論的當代發展,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張秀峰副教授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自我革命精神的生成理路、核心要義與當代啟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徐多文講師論析了馬克思時間概念的理論來源、解釋類型和表現形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張堃講師探讨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曆史唯物主義叙事問題。

    廣州中醫藥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教授劉秦民主持第四場主題發言

    研讨會閉幕式,龍柏林教授從堅持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三個維度深入詳細地對研讨會30位發言專家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進行了回顧總結。他認為,本次學術研讨會既注重經典文本和基礎理論的研究,又關切現實發展和時代脈搏,以學理啟迪現實,從曆史觀照未來。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龍柏林教授作會議總結

    最後,主持人田啟波教授對全體與會人員以及會務組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宣布研讨會順利閉幕。

    廣東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田啟波主持會議閉幕式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撰稿人:謝霄男

    複審:毛安翼

    終審:劉健

    校對審核:羅蘋、郝慧玲

    攝影:莫春梅


    Copyright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松湖校區:東莞市松山湖區大學路1号   傳真号碼:0769-22862902 技術支持:博達軟件   粵ICP備05008829号